The aim of GE Salon is to explore issues of common human concern from cross-disciplinary and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with a view to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reflect upon questions related to the contemporary world and to foster intellectual discussions on campus.

2012-13 Intellectual Pursuit and Our Lives

Why Read the Classics?

Speaker: Prof. Leo Lee

當浩瀚書海都可在雲端下載,在指端隨手捻來,當維基百科(英語版)已有四百多萬個條目,當書 中不一定有黃金屋,認真去讀一本書,還有甚麼意義?為什麼時至今日,仍然不斷有人呼籲重讀經典,仍然有出版社以再版經典為重任?文學、哲學、歷史,這些 「無用之學」為什麼仍為人所追求? 求學,到底所為何事難? 普通話主講 In Putonghua

2012-13 Intellectual Pursuit and Our Lives

Medicine: Is It a Science or Arts?

Speaker: Prof. Joseph Sung (Vice-Chancellor, CUHK)

疾病侵害的只是我們的身體嗎?病人都感激「治癒」他們疾病的醫生?如果不,那是為什麼?有東西比生命更重要嗎?科技是否足以拯救生命以及人的尊嚴?今日的醫護人員為何灰心消沈?現代醫學缺少了甚麼?到底,醫學是科學,還是人文? 從醫學院畢業以來,三十年的行醫經驗讓沈祖堯對生命的意義有深刻的反思。他從病人身上學懂很多重要課題,沙士一役更讓他及其他醫護人員上了寶貴的一課。在這次的講座,沈祖堯將分享這許多的經驗及想法,並討論我們該如何看待生與死。

2012-13 Good Society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vil Society

Speaker: Prof. Chan Kin Man (Dept. of Sociology, CUHK)

公民社會是由自主、多元開放的民間組織和網絡所構成的公共領域。一個健全的民主制度必須要有民間社會的配合。中國政府一方面擔心公民社會的發展會挑戰政府的權威,另一方面卻亦希望它可協助提供公共服務。在重重關卡下,中國的公民社會近年如何奮力起飛,刻下發展如何,往後的路又將如何走? 是次通識沙龍的講者陳健民是中大公民社會研究中心主任兼中國研究服務中心主任,與內地公民組織聯繫緊密。關心中國公民社會發展的朋友萬勿錯過。

2012-13 Good Society

Rousseau, The Social Contract

Speaker: Prof. Leung Mei Yee (Office of University General Education, CUHK)

「人生而自由,而無處不在枷鎖之中。」《社會契約論》的名句,震撼了多少人的心靈?鼓動了多少人奮起爭取?然而,盧梭提出「公共意志」,又被不少學者指為集體 主義、極權政府的先驅。人的自由,是生而有之抑或等待政府賜予?在自由與極權之間,盧梭是搖擺不定,前後矛盾,還是有他深入獨特的理解?閱讀原典,是我們 尋找答案的不二門徑。

2012-13 Good Society

“The Sage Will Commit Evil Deeds”: Fu Shan and the Phenomenon of Fame Seeking in the Ming Dynasty

Speaker: Dr. Felix Chao (Independent Learning Centre, CUHK)

「聖人為惡」,「小人為善」,這是明末大儒傅山的言論,主張似見怪特,而實乃針對明代重要社會現象--好名要譽的反省。發言是明代士人的「風尚」,爭論是明代社會的「常態」,明代是一個「嘈吵」的時代,對人性、對士風、對文章、對器物、對禁忌、對政事、對皇帝的行為等,人人都有一番「卓見」。然而明人好言,實多因好名,風氣之烈,連後來的清太祖也刻意撰作「好名論」告誡君臣不要為名所誤。新奇出眾的發言可以成就超越本位、超越時代限制的名聲,明代士人多言要譽的現象,是明代的政治制度、社會環境,與明代士人的價值觀所促成的。明末清初的傅山,遭逢家國破亡,對明代言論傾國,文士爭名的情況,反思細省,直切根源,對促成好名現象的各元素綜合批判,發為驚人之論,然而議論本身,抨擊鞭撻,惡諷巧斥,奇峰突起而不留餘地,與明代的好名之論,實頗見相類。 * 是次活動與商務印書館合辦 The event is co-organized with the Commercial Press

2012-13 Good Society

Plato’s Ideal State

Speaker: Ho Wai Ming (Office of University General Education, CUHK)

古希臘雅典是有文獻記載中最早的民主政體,可以說是現代民主的源頭,然而柏拉圖對此卻提出尖銳批評,認為「民主是一種無政府狀態」,並在他的著作《國家篇》 裏籌劃一個建立在理性和知識上的理想國度,在那裏管治權只落在哲學家手裏……民主是今天大多數人認同甚至爭取的政治模式,也被視為古希臘留給後人的寶貴文 化遺產,為甚麼一個也許是名聲最大,對後世影響最深的雅典公民會這樣強烈反對它呢?亞里士多德雖然從人性和群體生活目的等不同方面批評其師的政治觀點,但 他對於民主政治還是有所保留。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對民主提出了甚麼批評?他們的理想政治秩序是甚麼?柏拉圖的政治理想固然引起很大爭議,但背後有甚麼值得 深思的動機?回顧兩千多年前知識分子對理想社會的看法,對我們思考今日的政治狀況或許會有一些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