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itics of Hope

Language: In Cantonese

Speaker: Hui Po Keung

Synopsis

經歷了2014年人大「八三一」的「三落閘」、「雨傘運動」退潮清場和秋後算帳、3+13上訴判刑入獄、DQ議員、修改立會規程,重大地打擊了香港民主化的希望;連續委任「醜聞纏身」者當政府高官,生態、房屋、教育、醫療、交通、退休、護老等問題不斷積累,也令不少港人,尤其是青年,失去對未來理想生活的希望。在這樣的一個「希望匱乏」的年代,如何思考「希望」?「政治」?以至「希望的政治」?

本講座借助Hannah Arendt對「極權主義」和公共政治的分析 ,以及Ghassan Hage對「希望」的分類,反思當代香港「希望匱乏」的困局,嘗試理解香港社會近年的集體情感狀態,並企圖尋找一種「希望的政治」,一種接受未來的不確定性、生命的不完美、「肯定當下的愉悦和喜樂,尋求不斷增長自身的活力和能量」的文化政治。這樣的希望和政治,也許能夠有助我們直面並回應「極權主義」的臨近。

Speaker(s)

許寶強,流動共學執委,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客席副教授,近年主要研究香港教育與情感政治,推動民間共學,因為當代社會的主要問題,在於缺學無思,體現於政策文件、公共討論或網絡言談的陳腔濫調、立場先行,結果是頭痛醫腳,或不斷做不相干的事情令真正有意義的轉變無法發生。因此,促進認真的思考和學習,也是投身一場社會改造的運動。近著有《缺學無思》、《告別犬儒》(及續篇)、《常識革命》、《限富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