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沙龙
微雨好烧香
地点: 香港中文大学 信和楼3楼李冠春堂
语言: 粤语主讲(设香港手语翻译)
讲者: 张展鸿教授
主持: 李骏康博士
报名讲座简介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香文化的探讨和民族志的传达方式,会提供一些丰富而且有趣的方向。因为民族志重视对文化现象的深厚和多角度的描述,而嗅觉的经验自然加深我们身处环境的理解和表述方法,不论宗教仪式、饮食传统、或自然环境,气味都会是其特色的一部分,而且也构成我们对某地方记忆的重要一环、不只可把意境传达,而且可以联系前人的文字表述和感观体验。在香港居住过的朋友,都不约而同地对初春季节的「回南天」有种又爱又恨的感觉,虽是大地回春、精神一振的时刻,但看著墙壁上一行行的露水和数天都晒不干的衣服,心情自然也变得发霉似的。坦白说,我也不曾例外,对绵绵不休的连日细雨、特别是梅雨季节,也有抗拒,希望老天爷早一天给它完结,把雨季无情地赶走。但、读过宋代诗人陈去非的[雨]之后,开始对微雨天的来临起了一份恩喜的心情,希望把握时机、领略一下诗中所言—小诗妨学道 微雨好烧香—的境界。而这种被香气改变了的心态,在我看来,也可算是和大自然四季重拾的缘份。
讲者简介
张展鸿—生于香港,大学阶段留学日本,在千叶大学主修社会学,后来在大坂大学人间科学科研究院课程修读文化人类学,以日本原住民—爱奴族和日本主流社会的政治文化关系为题,取得博士学位。现职为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教授;研究地区包括日本、香港和南中国;出版的书籍有:《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White Lotus, 2001),《中国饮食的全球化》(Curzon and Hawaii U. Press, 2002),《亚洲饮食文化:资源、传统和烹调》(Routledge, 2007),《反思亚洲饮食文化遗产》(中国饮食文化基金会,2014) ,《饮食香港》(HKU Press, 2022),《凉茶在民间》(三联书店,2024),《饮食香港:一位人类学家的日常观察》(三联书店,2024),和《昂平云雾茶传奇》(电子书,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