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能有情感嗎?──從《觸不到的她》到人工智能
講者: 司徒偉文電影《觸不到的她》(Her) 的「女主角」Samantha 是最新的人工智能系統,聲線既迷人又充滿情感。男主角 Theodore 這時剛剛婚姻失敗,情緒十分低落,Samantha 關懷備至的反應,令 Theodore 深深愛上了這個觸不到的「她」。究竟 Samantha 只是電影橋段,還是人工智能的未來?冷冰冰的電腦能有情感嗎?那麼,怎樣才算「有情感」?再深一層,其實到底甚麼是「情感」呢?本講主要從人工智能研究出發,旁及心智哲學、心理學及腦神經科學,嘗試探討上述問題──Theodore 愛上了 Samantha,但 Samantha 又能愛上 Theodore 嗎?
2016-17 猜‧情‧尋情感、權利及剝削:從動物日常到動物閲讀
講者: 謝曉陽以貓狗為伴,是人類為滿足自身需要,並虛構牠們的情感嗎?近年, 大家都在討論動物福利,那是否我們好好對待農場裏的豬牛雞,吃牠們就沒有問題?動物有什麼權利?動物權和人權又要如何量算?嬰兒和成年豬,誰的價値又較高?為什麼動物一天還是人類財產,一天無法體現真正的價值?透過與動物為伴的生活,透過有關動物的書寫,我們嘗試探討以上問題。
2016-17 猜‧情‧尋愛、性與錢:一個人類學者的反思
講者: 鄭詩靈愛情是一見鍾情、一生一世、日久常新?是一發不可收拾的激情浪漫,充滿疾忌和佔有慾?是默默耕耘的無私奉獻,放手只為成全別人? 愛情和性又究竟有著怎樣的關係,為什麼這一配對既被追捧成神聖的結合,但又處處受盡規範,為的是什麼的理想,誰的道德,甚麼世代的秩序? 為什麼將金錢與愛情或性相提並論,便會令(某些)人磨牙切齒,有如褻瀆神靈?金錢有著什麼的力量可以沾污愛情、或是性? 這一系列對愛情、性、和金錢的觀念,也是現代性的情感體現,屬於現代社會對自我,性別、家庭,道徳、和社會秩序的再現。 鄭詩靈從人類學的跨文化和歷史角度,剖析現代人對浪漫愛情的追求,解拆「愛情」的意識形態。
2016-17 猜‧情‧尋媒體的情感動員
講者: 李立峯在面對公共事務時,我們經常強調公民要理性思考。但其實情感對人們的政治態度和行動,也有很大的影響。 情感在民意的構成中有甚麼角色?新聞媒體如何進行情感的傳播?網絡和社交媒體又如何影響人們的情緒?
2016-17 猜‧情‧尋愛與痛:從死別到生離
講者: 陳智豪生離死別,一次也嫌多。但人生偏偏是一串串的相聚與別離。 假如愈愛愈痛,我們可有勇氣再愛?死亡,是叫我們害怕愛,還是更懂得愛? 讓我們在這個晚上,一起真誠地面對自己,一起經歷愛與痛的成長。
2016-17 猜‧情‧尋可悲.可喜.可憎.可安?--自然(教育)中的感情
講者: 李靄儀(小雨)一班學生,一個導師,走進大自然,自然教學便會產生?那是一種怎樣的情感?那是自然而然產生。 甚麼是自然教學?自然教學裏的情感如何產生?是探究?是提升?導師所扮演的角色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