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沙龙旨在于从跨学科及跨文化角度探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以鼓励学生思考与当代世界有关的问题,并促进校内的知识讨论。

2013-14 價值、人生與社會

平凡的邪惡: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

講者: 戴遠雄先生

本講將由電影《漢娜鄂蘭:真理無懼》談起,分析鄂蘭於1963年在《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提出的「惡之平庸」(the banality of evil)。鄂蘭拒絕自稱為哲學家,然而若脫離歐洲哲學傳統的脈絡,則難以理解她對現代世界的反思。鄂蘭指出極權主義的罪惡之處,在於破壞人與人之間的連繫,令人變得孤立(isolated),從而不再能夠通過聯合政治行動而為世界打開新的面貌。於是,人們不一定出於邪惡之動機而作惡,但人們對事情失去判斷力,不加以深思熟慮(thoughtless),就會如艾希曼般釀成反人類的罪行。鄂蘭超越柏拉圖以來的哲學傳統,不再蔑視政治議題,有當代學者稱鄂蘭的思想為政治現象學(phenomenology of the political),以突顯哲學如何面對政治的種種危機,而又不淪為統治的工具。  

2013-14 價值、人生與社會

「個人就是政治」—談談性/別公義

講者: 蔡寶瓊教授、曹文傑先生(香港中文大學 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

化名W小姐的男變女跨性別女子被婚姻註冊處拒絕以新性別與男友結婚,於2009年尾展開了幾近四年的司法訴訟,爭取變性人婚權。W小姐在這宗全城關注的案件中,先在高院原訟庭和上訴庭敗陣,至終審法院方以四比一扭轉局勢。媒體大篇幅的報道令跨性別成為熱話,曝光率大大提升。究竟跨性別只是社會上的性別少數,還是讓我們反思性/別為何物的一面放大鏡?跨性別的經驗如何指向一個尊重性別多元的公義觀,又對只專注兩性的性/別教育提出怎樣的嚴正詰問?

2013-14 價值、人生與社會

都市想像與社會價值

講者: 梁啟智博士(香港中文大學 博群領袖課程)

當一個地方被想像為龍蛇混雜,一般人就不會願意前往,最後促使這個地方真的變得龍蛇混雜起來。現實的城市景觀和我們的想像中的城市景觀,有着微妙的互為關係。那麼,我們又是如何想像香港這個城市的呢?不同群體之間的想法,又會有些什麼分別?或者,在我們投訴香港的城市面貌變得陌生之前,還得先問一問自己,這些改變是來自我們社會當中一些怎麼樣的價值觀。畢竟,要改變我城面貌,很可能先要由價值談起。 梁啟智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地理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博群領袖課程副主任,博群計劃高級項目經理。專欄文章常見於《明報》。

2013-14 價值、人生與社會

民主的三種模式:代議、直接與審議

講者: 陳健民教授(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

有說民主壞處甚多,但卻是各種政治制度中最好的一種。有說民主不能保證選賢與能,但卻能防止暴政橫行。民主究竟所為何事?除了消極地防止暴政外,民主能否做 到人民當家作主?而人民當家作主是否會帶來好的管治。講者將分享他對上述問題的思考,並討論三種民主的觀念:通過普選產生的行政與立法代表的代議民主、由 公民直接參與公共政策決定的直接民主,和通過一個開放的公共領域進行理性對話的審議民主。

2012-13 融通:求學與做人

知也無涯?

講者: 莫理斯教授

What makes new knowledge possible? With “DNA: the secret of life” discovered and read, the Higgs boson almost certainly identified, and matter manipulated at the smallest possible scale, will we soon — in a century, say — exhaust everything there is to know? The world has witnessed an accelerated rate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since the 17th century. Standing here and now, after Darwin, Curie and Einstein, how much more can we hope to discover? Professor Sir James A. Mirrlees, Master of Morningside College and Nobel Laureate in economics sciences, will share with us his thoughts and insights on this intriguing topic.

2012-13 融通:求學與做人

從廣島到福島

講者: 田中利幸教授

演講將講述日本如何開展和擴張其核能工業,成為全球核能大國之一;探討日本推動「和平使用核能」背後的動機,是扶植其製造核武的能力;討論日本當下的反核運動,包括田中利幸本人所參與的核能民眾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