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im of GE Salon is to explore issues of common human concern from cross-disciplinary and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with a view to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reflect upon questions related to the contemporary world and to foster intellectual discussions on campus.

2022-23 Day in, day out: Critical Insights into the New Normal

Music is…Lonesome Land…Multiverse…

Speaker: WONG Chi Chung

無數口罩蒙著咀、阻隔呼吸之間的距離;打針、中招、挖鼻; PCR…RAT…一大堆令生活、生存産生劇變的東西;使心神、情緒飄蕩的元素。 多謝音樂一直陪伴左右,令日子可以好過一些。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選擇,流行曲、古典樂、爵士樂、電影配樂,都可以帶我們飛到無限想像的空間和境界。 志淙除了在叱咤903 當DJ ,藉著Chi Chung’s Choice於音樂天空馳騁多年,也在港大通識策展了很多跨領域的活動。疫情之下人人都在學習新知識和技能,頌缽、喉唱、黑膠唱片都是他近年大力推動和分享的文化,也是面對世情逆轉的一些生活再思,回到根源和基本,原來可以找到意想不到的平靜和力量。

2021-22 Ten for Beauty

The Riddle of “All Religions, Same Destination”

Speaker: LAI Pan Chiu

宗教都是殊途同歸之說,不僅在中國民間廣泛流傳,也受到一些宗教哲學家支持。 對於此一難以証明或否定的「迷思」,是次講座會先結合三種視角來評析,包括:(1)對宗教學方法論的反思、(2)對中國宗教傳統的考察、及(3)對宗教經驗的實證研究; 最後將從宗教對話的視角提出一個另類建議。

2021-22 Ten for Beauty

Becoming a Female in Popular Culture

Speaker: Serrini

在內容滿瀉的即時通訊年代,作為一個「有幾分知識」的人該如何好好建構及傳意想法?獵巫、取消、捧殺是「文化」嗎?如何建立、瓦解、引導、重整、甚至摒棄「文化」?作為一個自認為生物分類上比較接近雌性的女歌手,Serrini如何繼續自稱「一條囡」而 1. 繼續溝通學術洪流裡超越二元對立的萬種認同、2. 在流行音樂遊樂場裡面繼續享受?世界對你有很多要求,Serrini如何由一個少不更事的大學生演化成一個慢慢成熟的快樂女人?這個講座也許不會解決你人生疑難,但是你能看看Serrini曾經如何面對挫折而奮勇前行。

2021-22 Ten for Beauty

From Enemy, Slave to Citizen — The Evolution of Human-Animal Relationship

Speaker: KWOK Pak Nin

現代智人 (Homo Sapiens) 在約短短廿萬年間從生物界的普通一員躍升為地球的霸主,動物亦自此由人類的敵人與膜拜的對象,淪為被恣意折磨的奴隸。不過隨著寵物文化的興起,近年動物卻又能備受寵愛,晉身家庭成員,甚至有人提倡讓牠們成為具法政地位的社會公民。到底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和處理人與動物的關係?本講座嘗試從宏觀的時間向度,介紹人與動物關係的演進中幾個重大轉折,以期回顧過去,反思現在,推演未來。

2021-22 Ten for Beauty

We Live in Troubled Times: Compendium of Hong Kong Literature 1950-1969 Prose I

Speaker: FAN Sin Piu

此書選錄一九五零至一九五九年間的散文,主要採自香港出版的報紙副刊、雜誌,以及單行本,共收入六十位作者的一百多篇散文。從知識分子、職業作家、以至文壇新銳,皆有所取。家國情懷、離散心事、政治理念、文藝追求、市民感受、青春姿態,雜然紛呈。 歷史與記憶的關係複雜多元,文學承載過去的方式與歷史著作不同,但應無高下之分。一九五零年代的香港飽受中國內地政權更易、美蘇意識形態爭霸的影響,由此引發了本地社會文化的根本變易,迎來香港文學生成自身面貌的契機,而當時的香港文學也以異於歷史著作的方式銘記了那個年代。人在亂離時,情深語亦真。本講以編者身份嘗試從大時代的人生轉折、政治對壘與個人抉擇、職業作者生涯、文學傳統的流轉及文學新人的培育等角度,讀取一九五零年代香港散文中的有情歷史。

2021-22 Ten for Beauty

Native Language Inherit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Speaker: LEE Hun Tak, Thomas

從語言的使用領域來看,粵語是一個方言,普通話是漢語標準語和民族通用語;從語言規律的角度看,粵語同時也是一個具有自身音系,詞彙和語法特點的語言系統。兒童在本地長大,既要傳承母語,同時也要學習其他語言,當中包括普通話和英語,還要學習漢語和英語的書面表達。何謂母語?母語蘊含著什麼認知能力?本講座從粵語,上海話和普通話的兒童語言發展情況來看語言的傳承,指出母語核心部分的獲得是一個由內在機制推動的自發過程,極其迅速而遠遠超過兒童所接觸的語言環境,但母語一些複雜結構與不同層次語體的使用,以及書面語的掌握,則需要長期積累。在多語多方言的環境,方言與標準語之間存在一定的競爭關係。語言獲得研究的一些發現,對我們瞭解語言政策及方言與標準語之間的關係,具有一定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