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沙龍旨在於從跨學科及跨文化角度探討人類共同關心的問題,以鼓勵學生思考與當代世界有關的問題,並促進校內的知識討論。

2013-14 價值、人生與社會

手機、公義、與社會運動

講者: 邱林川教授(香港中文大學 新聞及傳播學院)

手機已是現代人的「第五肢」。它與公義有何關聯?「阿拉伯之春」以來,一種流行觀點認為,手機使社會運動所向披靡,因而是維護公義的有效利器。這種看法對嗎?有哪些偏頗、局限?特別當我們用更長的歷史眼光和更廣的全球視野來看這個問題?本次沙龍將較全面地梳理手機、社運與公義的關係,從13年前菲律賓「第二次人民力量」運動和12年前的韓國總統大選,到近年的「佔領華爾街」、中港兩地的勞工抗爭運動,以及斯諾登事件。原來社運不一定促進公義,手機也不一定推動進步。新技術手段終將達成怎樣結果?答案不在手機裡面,而在使用手機的你我ta。

2013-14 價值、人生與社會

《1984》與《美麗新世界》

講者: 王劍凡博士

奧威爾的《一九八四》(1984) 與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 譽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反烏托邦」小說。半個多世紀前,兩位作家以驚人的想像力分別築構了兩個「未來」世界的圖像,雖然兩人立場不同,取材各異,但所描述的未來世界卻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充滿各式各樣的操控與宰制。奧威爾所描述的是人類被迫受到高度的政治壓迫,而赫胥黎所描繪的是人類甘願受到科技和娛樂的支配。有論者認為,可能成為現實的,是赫胥黎的預言,而不是奧威爾的預言。事實是否這樣?我們身處的世界到底愈來愈自由?還是愈來愈不自由?悲觀背後,兩位作者又有沒有為我們提供任何出路?藉著這個講座,希望跟大家分享這兩部書的智慧。

2013-14 價值、人生與社會

杜威《民主與教育》

講者: 梁卓恒博士(香港中文大學 通識教育基礎課程)

民主是甚麼?美國哲學家杜威認為,民主不僅是普選,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乃眾人共同成長的公共生活經歷。於此,教育擔當重要的人文角色。除了傳授工具性的專科知識外,教育應該是具公共面向的啟蒙活動,以培養公民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理想的民主形態,正是體現於一種具反思性的社群合作生活。在公民教育被邊緣化的今天,閱讀杜威的《民主與教育》,將有助我們思考政治、教育與社群之間的關係。

2013-14 價值、人生與社會

上帝回來了?! —宗教、公義與政治

講者: 龔立人教授(香港中文大學 文化及宗教研究系)

「上帝回來了」還是「上帝被帶回來了」?上帝為何回來,又為誰回來?上帝有離開過嗎? 教宗方濟各獲選為「時代」雜誌2013年「年度風雲人物」。我們如何解讀這事?這是否反映宗教對社會仍有其重要性?這又是否反映了西方以至國際社會對一個本真(authentic)宗教的期望?抑或反映了西方傳媒在全球社會的優勢和對全球社會的影響? 本講嘗試以兩種不同的範式探討「上帝回來了」的問題。兩種範式分別是私人與公共的世俗化理論,以及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講者將從這兩個角度分析「上帝回來了」如何回應公義與和平的問題,並從中尋找希望的光。

2013-14 價值、人生與社會

平凡的邪惡: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

講者: 戴遠雄先生

本講將由電影《漢娜鄂蘭:真理無懼》談起,分析鄂蘭於1963年在《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提出的「惡之平庸」(the banality of evil)。鄂蘭拒絕自稱為哲學家,然而若脫離歐洲哲學傳統的脈絡,則難以理解她對現代世界的反思。鄂蘭指出極權主義的罪惡之處,在於破壞人與人之間的連繫,令人變得孤立(isolated),從而不再能夠通過聯合政治行動而為世界打開新的面貌。於是,人們不一定出於邪惡之動機而作惡,但人們對事情失去判斷力,不加以深思熟慮(thoughtless),就會如艾希曼般釀成反人類的罪行。鄂蘭超越柏拉圖以來的哲學傳統,不再蔑視政治議題,有當代學者稱鄂蘭的思想為政治現象學(phenomenology of the political),以突顯哲學如何面對政治的種種危機,而又不淪為統治的工具。  

2013-14 價值、人生與社會

「個人就是政治」—談談性/別公義

講者: 蔡寶瓊教授、曹文傑先生(香港中文大學 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

化名W小姐的男變女跨性別女子被婚姻註冊處拒絕以新性別與男友結婚,於2009年尾展開了幾近四年的司法訴訟,爭取變性人婚權。W小姐在這宗全城關注的案件中,先在高院原訟庭和上訴庭敗陣,至終審法院方以四比一扭轉局勢。媒體大篇幅的報道令跨性別成為熱話,曝光率大大提升。究竟跨性別只是社會上的性別少數,還是讓我們反思性/別為何物的一面放大鏡?跨性別的經驗如何指向一個尊重性別多元的公義觀,又對只專注兩性的性/別教育提出怎樣的嚴正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