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沙龍旨在於從跨學科及跨文化角度探討人類共同關心的問題,以鼓勵學生思考與當代世界有關的問題,並促進校內的知識討論。

2006 戰爭與和平

The Shield of Achilles. War, Peace and the Course of History by Philip Bobitt

講者: 丁偉

歷經五個世紀多次的戰爭與和平,「國家」的觀念和形式不斷演變。今日世界再不能退回昔日局面。而置身於這恐懼與不穩的時代,我們正面對什麼挑戰?當戰爭機器已足以摧毀任何國家的國防,我們可怎樣保護自己?本書回顧歷史,檢視1914年到1990年這場「長戰爭」,以及展望將來;它預示民族國家(Nation-State)的死亡與史無前例的新衝突的誕生。

2006 戰爭與和平

媒體中的戰爭:虛擬與現實

不論虛構還是紀實,戰爭是媒體中經常出現的主題。 是次沙龍聚會邀請了三位嘉賓: 潘達培是香港電台紀錄片編導,製作了獲聯合國獎項的《孩子上戰場》(Child Soldiers)特輯,紀錄片重視的不是即時性,卻是對問題的跟進。 電影史上也曾出現不少以戰爭為題材的偉大電影,這些電影往往能帶領我們思考由戰爭引申的種種哲學與人生問題。影評人馮家明將為大家介紹多部戰爭電影。

2006 戰爭與和平

科學家對戰爭及武器的反思

講者: 朱明中

「早知如此,我寧願當鎖匠好了。」-愛因斯坦 (1945) 1945年的原子彈爆炸開展了一個新時代。科學,賦予人們前所未有的能力。科學,使超過十萬人在廣島及長崎瞬間死亡。科學,使人類有能力輕易摧毀世界! 物理系朱明中教授將簡介開創這個時代的科學大師們,如愛因思坦(Einstein)、奥本海默(Oppenheimer)、貝特(Bethe)等人,對戰爭及武器的反思。

2006 戰爭與和平

恐怖主義與反恐怖主義

講者: 沈旭暉

沈旭暉先生為香港青年政策研究所召集人及行政總裁,同時是香港中文大學政治及行政學系兼任講師,本學期首度開大學通識科目「恐怖主義與反恐怖主義」。

戰爭與文學

講者: 李歐梵

李歐梵教授將以兩次大戰及中日戰爭為歷史背景,討論戰爭如何塑造文人藝術家在文學、電影及音樂中表現的感覺經驗。李教授將與參加者分享歐洲及中國的多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