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食而敖遊:哲學與飲食
講者: 劉彥方教授許多人認為哲學過於抽象,對社會沒有實質貢獻。本講座以食物哲學為主題,旨在指出哲學與日常生活其實息息相關。 食物牽涉經濟、政治、文化、環境和科技等範疇。在現代社會,我們通常只接觸到食物製成品,對食物背後的各種現象認識有限。我們的飲食行為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受文化、政治和商業利益所影響。哲學思考可以幫助我們反省日常飲食行為背後的理據和價值觀。通過分析和批判,我們會發現很多看似合理的事情,並非必然正確。這樣我們才能主宰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從而改變社會。 長久以來,不少哲學和文化思潮,把心靈和肉體分割成對立的東西。哲學思考是心靈的特質,擁有較高的價值。口腹之欲則反映肉體的渴求,是探索真理的負累。食物哲學的討論,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何以這種對立是錯誤的。飲食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經哲學重塑的飲食行為,不單與追求真善美並無衝突,更能推動我們改變世界。
2022-23 新活日常甚麼是元宇宙?
講者: 許彬教授自 90 年代互聯網普及以來,網絡空間不斷發展。人們創建了各種以計算機為媒介的虛擬環境,包括社交網絡、視頻會議、虛擬 3D 世界(例如 VR Chat)、增強現實應用程序(例如 Pokémon GO)和非同質化代幣遊戲(例如 Decentraland)等。這樣的虛擬環境,雖然不是永久的且互相之間沒有聯通,但已經為我們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數字化轉型。創造「元宇宙」一詞是為了進一步促進我們物理生活各個方面的數字化轉型。元宇宙的核心是將沉浸式互聯網視為一個巨大的、統一的、持久的和共享的領域。雖然在擴展現實、5G 和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推動下,元宇宙可能看起來有些未來主義,但我們網絡空間的數字「大爆炸」並不遙遠。本講旨在提供一個全面的框架,在最先進的技術和元節生態系統的維度下檢查最新的元宇宙發展,說明數字「大爆炸」的可能性,並提出具體的元宇宙發展研究議程。同時我們也會嘗試討論元宇宙會為人類社會帶來什麼隱患風險,包括信任、知情、同意、問責和社會治理等方面。
2022-23 新活日常希望機制與金融化下的香港
講者: 曾仲堅博士從1960年電影《難兄難弟》中的對白「有希望就有辦法」開始,到2022年電影《飯氣攻心》的對白「打開門,行出去,去遠啲」之間,香港經歷了多少改變?本次講座將回顧戰後至今香港關於希望的論述上不同的組合方式與發展方向。既包括50-60年代的集體求存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也有90年代金融化下的個人致富 —「從上樓到買樓」。最後會討論2010年代的變化,由「等下一個浪」到「行出去」的故事。
2022-23 新活日常香港建築風格的故事
講者: 韓曼博士近年來,公眾對香港自己的建築文化越來越有興趣,越來越多人試圖去瞭解和欣賞香港的建築。風格是一般公眾認識建築的常用概念。例如,在香港,很多建築被冠於「包豪斯風格」和「粗曠主義風格」。這些命名是否準確?這些風格源自何處?香港還有其他什麼建築風格?除了建築風格,還有什麼概念和角度可以幫助公眾去欣賞和體驗香港建築?本講座將以具體的例子試圖討論這些問題。
2022-23 新活日常老派飲食之必要:惠及社會與環境的識食攻略
講者: 戴沛權教授今天晚餐吃什麼?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時常讓發達國家裡面的現代消費者感到困惑。當代人食物選擇多不勝數,營養 「專家」又經常「說三道四」左右我們,加上人們逐漸了解到現代飲食可能導致更嚴重的社會剝削、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這些皆使該問題更趨複雜化。那麼我們該如何才可以食吃得健康、享受、且有良知?對於這個問題,名作家米高•波倫(Michael Pollan)提供了只有簡單七個字的答案:Eat food;not too much;mostly plants。這其實是個極「老派」的吃法,畢竟我們祖先幾千年來的飲食也是這樣,但這相對起現今高度工業化的食品系統而言,卻是革命性的。在這次講座中,我們將探討香港人如何從個人健康、社會公平和環境可持續性等多角度重新思考「吃什麼」這個重要問題。
2022-23 新活日常現代主義與香港日常建築
講者: 徐頌雯教授香港的建築設計自30年代開始廣泛受到現代主義影響,強調功能主導設計,關注建築的實用性、經濟效益和生產方法。香港的公共建築,例如街市、學校、社區會堂等,最能體現現代主義建築的精神。它們既實用又設計簡約,符合現代社會對經濟和民生的需求。公共建築與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是人們經常出入的場所。正因為這些日常建築遍佈在社區四周,我們容易忽略它們的社會和建築價值。本講座將會以我們在日常生活遇到的現代公共建築為例子,審視建築設計如何適應現代社會的挑戰。